北京私家调查:人到中年,最好的养生方式:2个字
上传更新:2025-01-20 已阅读:22
实话说,这些年我一直都处在一种疲惫的状态。
之前我以为是照顾三个孩子生活太忙,导致我精力不够。
但后来孩子们陆续上学,我休息的时间比之前多了,却仍感觉疲惫。
我跟队友开玩笑地说,看来是年纪大了,精力远不如从前充沛了。
直到我最近看了一本叫做《控糖革命》的书,才幡然醒悟:有可能并不我精力不够,而是我体内的血糖曲线变化波动太大,继而使得我常常不在状态。
我们吃下去什么食物,这些食物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影响。
正如书中所说的,并不是只有糖尿病人才需要关心血糖,有高达80%的普通人都有血糖方面的问题。
控糖,应该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主题之一。
如果说人到中年,有什么最简单且有效的养生方法,那应该就是控糖。
当你一早起来愉快地享受了两个大包子,再加份油条和豆浆;又或者是来一份美味的米粉拉面,再加上煎饼和面包……享受了美餐一顿,你的味蕾得到满足,身体接收到了饱足的能量,瞬间就有了力量。然而不久后,这些美食让你体内的血糖水平急速飙升,这便刺激了胰岛素的分泌,胰岛素的产生造成血糖水平再次快速下降。你身体中的血糖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,先是快速抵达一个最高峰值,然后开始急剧下降当身体内的血糖浓度急剧增加时,会影响我们身体状态的方方面面;除了前面说的身体疲劳问题,还会带来偏头痛、睡眠障碍和免疫系统等问题。血糖若是频频出现峰值,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疾病。简单说来,如果我们体内的血糖曲线较为平稳,不要有过多大幅的波动,这对健康有益。那么关键问题来了,该如何做,怎么吃,吃什么,才可以尽量降低葡萄糖峰值,让血糖更平稳呢?每当饥饿难耐时,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来一大碗米饭再配上香喷喷的肉,那一口下去真叫人满足;那时,绿叶蔬菜之类的就被抛到脑后,等米饭和大肉垫好肚子,可能才会想起吃点蔬菜。然而这本书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,开饭前,先吃蔬菜垫一垫。正确的饮食顺序是:先吃纤维,然后吃蛋白质和脂肪,最后再吃淀粉和糖类。所谓的纤维就是各种绿叶蔬菜,蛋白质和脂肪就是肉类食品,至于淀粉和糖类便是各样的主食。这也就是说,若是淀粉类先吃进肚子内,身体马上就进入紧张的“备战”状态,血糖快速抵达峰值。纤维的好处就在这时体现出来了,纤维会在小肠内创造一个黏性的网状结构,使得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速度变慢;这样一来,之后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被分解和吸收的速度就变慢了,促使我们的血糖曲线平稳化。是不是很简单,每次吃饭前,先来点绿色蔬菜,再吃肉,最后再吃主食。尝试过一段时间后我就发现,吃完菜和肉我就已经是半饱状态了,主食自然而然就少吃了。关键是按着这个顺序吃,可以有效地缓解血糖出现峰值,整个人的状态也会好很多。当我们吃下淀粉类食物时,我们的身体会产生α-淀粉酶,这种酶会将我们吃下去的主食和碳水转化为葡萄糖。因此,糖和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就会变得更慢,葡萄糖对我们系统所造成的冲击也更缓和。醋酸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,这有助于我们回到脂肪燃烧模式。作者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,若实验者在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大餐前喝一杯醋汁,那顿饭所导致的葡萄糖峰值降低了8%~30%。
所以尝试一下,在吃饭前20分钟,或者吃饭过程中,或者餐后20分钟内喝完一杯加了一勺醋的温开水。不过注意喝醋时最好用吸管喝,以防损坏牙齿的牙釉质。别再酒足饭饱就赖在沙发上不想动,老话说饭后走一走,活到九十九,是有道理的。饭后若是久坐不动,葡萄糖就会涌入细胞并淹没细胞中的线粒体,多余的葡萄糖不得不储存在肝脏、肌肉和脂肪之中。若这时候动起来,加强肌肉收缩,那么线粒体的工作就会更高效,不会那么快地被葡萄糖淹没。饭后血糖水平到达峰值所需时间大概是70分钟,所以在这个时间内运动最好。20分钟的散步、10分钟的强度训练,或10分钟的抗阻训练等等,都能够有效抑制葡萄糖峰值的出现。不过书上建议的是想吃甜食,最好将其作为“餐后甜点”,放在餐后吃,切勿在一天中空腹时吃。之前我都习惯在感觉到饿的时候,吃点零食或水果,殊不知空腹吃这些食物会引起血糖水平更大的波动。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水果中含有纤维,但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、果糖和蔗糖;所以水果应该归为糖类,因此最好放在饭后吃。先吃点纤维类和蛋白质类食物,最后再吃甜食,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血糖快速升高。